野天鹅股票知识手册

机构自购基金是利好么?

今年资管机构“自购基金”闹得有点越来越凶,也算验证了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本文会仅从知识层面讲解,深入的市场分析需要大家自己做出。

自购基金的行为在基金行业内频繁么?

此前有媒体对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进行了统计,其中168位百亿基金经理中,有95位购买了自己的基金,占比56%。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百亿基金经理自购了基金。

至于剩余未自购的基金经理,我们先来谈谈他们“不自购”的原因

“不自购”的原因

经济能力:

有一些基金经理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或是要有限解决住房等家庭生活问题,通常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不高,所以也就往往没有自购基金。

自身偏好与基金设立偏好不同:

有些基金经理则表示自己管理的基金和自身的风险偏好不同,比如管理的产品多为风险偏低的固收类基金,出于资产配置角度的考虑,会想要购买收益更高的权益类基金。还有的则表示劳动资产在这个行业,为了分散风险,做好资产配置,就想要把储蓄资产放在另一方面。

赎回不灵活:

由于基金公司投研人员购买产品必须锁定一年以上,所以说为了申赎灵活,通常是让家属购买。

重要补充:基金经理可以购买股票么?

我觉得有必要为一些新手补充一下,有点关联性。

私募经理:可以 公募经理:不可以买股票、可以买基金;

小结一下:其实基金经理购买基金是很常见的一种行为,而把这种常见的行为进行系统化、广告化、喊出来,它的意图很复杂,如果此处有银三百两,又何必大声说出来,我只是套用下传统典故,并非表达个人观点。

“自购”的原因

表现出一种“自信”

基金公司自购的行为表现与投资者同进退的意愿,态度非常诚恳,更值得信任。

防止基金发行失败

在市场低迷时期如果募资不足,会导致新基金确保发行失败。

给大家看两个数据:今年2022年上半年,募集失败基金数量增至15只;第二个数据:基金发行市场整体“遇冷”,发行规模同比去年骤降近六成。

看了以上数据,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某些情况下的自购与其说是一种“自信”,也不能排除“同行争食”的可能性吧,所以,入市需谨慎。

基金公司的宣传或上级主管的政策

这点没有什么好谈的,如果真有这个设计,也不为违规对吧,所以,正常的。

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宏观指标大全

网站优选

备案:陕ICP备17014144号-5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678878,商务合作邮箱:yte1@qq.com

『野天鹅』以分享生活智慧为中心,内容包括社保、档案、户籍、学业、商业、理财等,我们希望我们精心编排的内容能为您的日常生活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

『西安野天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